马太效应加剧,黄河财险如何突围?

2023-08-03 14:10:52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商报 | 作者 孟凡霞 胡永新

甘肃首家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近期再迎重磅人事变动。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财险”)近日公告称,经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由职工董事王晓钟临时代行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权。本月初,黄河财险上一任董事长宣布辞职,而对于未来的正式继任者而言,需要面临改善公司部分险种承保亏损、综合成本率偏高等考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此同时,在财险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计净利润占据行业利润九成以上的大背景下,黄河财险如何在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剧本下,演好“突围者”的角色备受市场关注。

首任董事长离任

继月初董事长宣布辞职后,黄河财险又有了新的人事变动。

黄河财险近日公告称,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和2023年7月18日黄河财险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经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由职工董事王晓钟临时代行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权。

上述公告同样公布了临时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权的时间。公告显示,临时代行期间自2023年7月18日起,至新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或其派出机构核准其任职资格,且完成公司聘任能够依规履行相应职务时为止。

简历显示,王晓钟自2022年1月29日起任黄河财险职工董事,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职工董事。

将目光推移至本月初,黄河财险首任董事长荣志远宣布辞职。据今年7月初黄河财险公告,黄河财险第二届董事会于2023年7月3日收到荣志远的辞职报告。荣志远因职务变动原因,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

北京商报记者就公司前任董事长荣志远辞职与选举职工董事王晓钟临时代行董事长职权两起人事变动情况采访黄河财险,该公司表示,根据甘肃省委、组织部门安排,公司前任董事长荣志远已前往甘肃省政协担任相关职务,因上述职务变动原因,其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

该公司进一步表示,为避免在董事长辞职之后和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履职之前,由于董事长空缺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公司治理机制运行,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经公司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由职工董事王晓钟临时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权。前任董事长荣志远的辞职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机制运行等工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综合成本率超100%

年轻的黄河财险成立于2018年1月,是甘肃省首家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由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共同设立。

从黄河财险发展进程来看,自成立以来保费收入由2018年的2.6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82亿元,2022年保费收入再跃升,超过11亿元。净利方面,黄河财险2018-2020年经历了三年连续亏损,其中,2018年亏损达1.04亿元。不过,黄河财险成立不到五年便实现盈利,2021年、2022年该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0.11亿元和0.02亿元。

2022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大幅下跌。黄河财险投资收益0.99亿元,同比下降38%。黄河财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积极克服国内资本市场不利影响,财务投资收益率3.9%,较好平衡了风险和收益目标。

对于今年投资端的展望,黄河财险表示,2023年,权益市场有所回暖,公司投资收益同比明显改善。未来将继续把握投资机会,获取高质量可持续投资收益。一是开展新周期资产配置,灵活开展权益、债券、非标等投资;二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主动管理力度;三是加强资金运用内控管理,夯实内控管理基础。

承保和投资端实现双轮驱动,是一家财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基础。综合费用率、综合成本率是除了保费、净利润之外的重要经营指标。其中,综合费用率主要由业务获取成本和一般管理成本构成,是衡量财险公司费用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业内人士指出,综合费用率大概在30%多为合理区间。综合成本率越低说明财险公司盈利能力越强,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对于险企而言意味着承保亏损。黄河财险2022年综合成本率为108.54%,综合费用率为49.67%。根据今年一季度数据,黄河财险综合费用率59.07%,综合成本率131.95%。

黄河财险表示,关于公司综合成本率和费用率偏高的问题,是受财险公司的发展周期和核算规则影响。目前公司经营指标与同期成立的主体相比,已经优于很多同期成立的财险公司,整体经营指标稳健向好。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下一步,中小财险公司应在降本增效方面发力,例如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等。

对于下一步在降本增效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黄河财险表示,其中包括不断优化业务管理政策;严格预算管理和费用管控;进一步提升理赔质效;强化应收保费和现金流管控力度,提高资金利用价值等。

工程险解题差异化发展

2022年,黄河财险保费收入前五大险种中,车险、农险、意外险均承保亏损。如该公司保费收入第一大险种车险,2022年承保险亏损金额为0.97亿元。

放眼行业,在车险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发展非车业务成为财险公司一大趋势。与此同时,财险行业的马太效应明显,大中型公司的规模效应持续显现。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中小公司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固定成本无法有效摊薄,加上人才、技术和品牌都缺乏竞争优势,这是中小财险公司经营上的普遍痛点。因此,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尤其是立足当地市场,充分利用股东资源禀赋,寻找细分市场和探索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并重点打造相应的核心能力,是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突围的必经之路。

根据官网,工程保险是该公司2022年保费收入的第三大险种,保费收入距离农险仅一步之遥。官网信息也显示,黄河财险打造工程保险特色和保险业向西开放平台;实施“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等经营管理策略。

据黄河财险透露,公司大力发展工程险市场业务。上半年,工程险累计保费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9.04%,其中市场业务4946万元。

在周瑾看来,车险由于标准化程度相对高,所以中小公司很难与大公司形成竞争力。但在非车保险领域,对于工程险、责任险、信用险、农险等险种,均有部分中小公司具备一定竞争力和盈利空间,这些公司往往就是在专业领域和特定市场形成了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差异化竞争。而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给行业中小公司的战略选择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标签: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