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ianxian.net/uploadfile2023/0606/20230606042821220.jpg)
1、封建礼教有很多,像“一女不侍二夫”,“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之类的都算封建礼教。
2、 封建礼教是封建社会中等级秩序的标志、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封建统治者用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束缚人民大众,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对社会有着极为深刻、广连的规范控制功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旧唐书·礼仪志》云:“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庭尊;郊庙之礼立,则心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著;搜狩之礼立,则军旅振;享宴之礼立,则君臣笃。
4、”它几乎涵盖了封建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巩固封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5、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它基本上仍是社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6、这种控制的实现,主要是通过道德说教和礼仪规则二种途径。
7、 道德的经典条律是三纲五常,即关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各自名分与相互关系的规定。
8、君臣关系的准则是君仁臣忍,这个准则也适用于其它所有尊卑、上下之间的名分与关系。
9、在朋友之间,要讲信义,这个准则也适用于其它平等的关系之间。
10、 “信”这一道德规范在法律监督和保证的合同契约关系尚未充分发展的当时,对于维护许多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人际往来关系中的信用与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
11、“义”被定义在个人善行范围之内,以无害且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的准绳,遂使时人大多修身心,安名分,严尊卑,序贵贱,守上下,发挥了深刻广泛的控制功能。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